[I/O]
UIUC @ 北大校友、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念I/O的师姐分享
海外学长交流会
6034 人阅读
|
0 人回复
|
2011-09-26
|
I/O 方向的教授介绍
4 full time prof. + 1 emeritus prof.
Fritz Drasgow:
- 偏爱数学、统计、计算机编程等technical的东西 **Item Response Theory, Personality.
James Rounds:
- Jin Jing 现在的导师,方向是 1) 职业兴趣,像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 2) 价值观 **Vocational Interests, Values.
Deborah Rupp:
- 劳工关系,也在UIUC的HR系呆过,他之前的导师是个牛人 **Assessment Center, Organizational Justice.
Dan Newman:
- Quant Methods, Social Networking Analysis, Longitudinal and Dynamic Data Analysis, Adverse Impact, Emotional Intelligence…
Chuck Hulin:
- 就是那位emeritus prof,牛人一位 **Job Satisfaction.
偏重研究方法
- 这个系出来的学生数据分析能力都很强,除了quantitative psychology方向的学生以外,I/O psy的学生可以算是上统计课最多的。系里的许多学生都会把统计学作为自己的minor(辅修专业)。
学术气氛很浓
- 每个学生可以到其他教授的lab里听他们讲他们的研究,每个学生一般会同时参与了3~5个projects,平时大家都在比谁掌握的统计方法多,发的paper多。
Phd的生活
- 前2、3年,每年修3门课,一门课3个学分,一星期上9小时的课。第3年(?)要过Phd的quanlification exam,你要背下来I/O psy 领域里的重要作者在哪一年发了哪些文章。
中美学生对比
- 尽管大家以为美国人可能很贪玩。但很多美国人可能念完本科就出来找工作了,而真正留下来继续念phd的人,很多都是真的很爱做研究、很有passion。美国人热爱学习的那股劲,不比中国人逊色。
不设 master 只设phd
I 与 O 的区别
Industrial Psychology:
- 例如研究人格、兴趣、价值观与将来的入职后的表现、工作满意度关系。与人力资源有比较多重叠,只不过Industrial Psychology不涉及劳工关系。
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
- 与Organizational Behavior组织行为学很像,有些I/O毕业之后会去商学院教书
- I/O psy 与 组织行为学,两者的Top Journal都是一样的,所以念I/O psy 与 组织行为学都会参加Academy of Management的年会。而很多咨询公司就在当场设摊位,顺便面试。
就业去向
- 组织行为学的phd出来大多留在学术界。
- 而I/O psy则一半一半,一半去企业界,(eg宝洁会有自己的智力、人格测试,而他们就是用I/O psy研究的数据,UIUC系里的一个教授就曾经去宝洁帮他们分析这个数据。)另一半会去学术界。
- 而且很多好工作,一般都要求有I/O 的phd学历。
- 如果想去企业界的,在第5、6年会努力找实习,例如去出SAT的考试机构、咨询公司实习。
师兄师姐的毕业情况
- 现在很多phd毕业之后都得先做?年postdoc之后,才能找到理想的教职。但I/O一般不用。
- 去年的毕业生,有的去了宝洁做internal consulting,有位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当教授(?),有位拿到了University of Nebraska-Lincoln(?)的教职。
推荐的网站
|
|
|
|
|
|